市场价格理性回归 收藏层面基本稳定

  • 2012年12月02日

北京诚轩拍卖2012年秋季拍卖会钱币邮品部分于11月26日以总成交额三千九百余万元、总成交率71%顺利落下帷幕。这次拍卖的结果是2011秋艺术品市场开始理性回归之后,钱币邮品行情最实际的体现。

古钱、银锭、机制币专场的成交率73%,行情保持稳定。本场的明星拍品战国“下邲阳”背“十七•两”三孔布,以人民币368万元成交,一举刷新中国古钱拍卖价格记录。此枚三孔布传世已近二百年,最早为清嘉庆、道光年间金石学家张廷济的藏品,其拓片出现于张廷济手批的《古泉拓本》中,是现存三孔布中最早见于著录者,其拓本几乎在上世纪所有中国古钱币的重要著作中均有出版。民国时期又经著名收藏家张叔驯珍藏,后辗转入藏于现海外收藏家族,名家递藏,源流清晰。拍卖师自65万元起拍后,现场以及电话委托多位买家竞相出价,并且伴有买家主动报价跳叫,场面热烈。当价格上升至250万元以后,两位志在必得的现场买家继续竞争,又经过多轮交替,成交价最终凝固在368万元,拍卖师落槌的一刹那,现场爆发热烈掌声,全场买家共同见证了此一新记录的诞生。

银锭板块的成交好于预期。清代五十两大宝精品“西安省城 庆义公号 足色宝”、“同治年月 高安县 伍拾两正 厚生”方宝,均以402,500元高价易手。

三孔布刷新古钱拍卖纪录!

  • 2012年11月28日

三孔布是先秦古钱币中的著名珍品。据诚轩拍卖公司总经理左京华介绍,此次拍卖的这一枚三孔布,传世已将近二百年,最早为清嘉庆、道光年间金石学家张廷济的藏品,其拓片刊载于张廷济手批《古泉拓本》中,是现存三孔布中最早见于著录者,民国时期又经著名收藏家张叔驯珍藏,其拓本几乎出版于上世纪所有中国古钱币的重要著作。据了解,此枚三孔布征集自海外资深收藏家族,名家递藏,源流清晰,所以拍卖前即已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。

11月25日上午在北京长富宫饭店举行的拍卖会准时开场,编号第2018号拍品三孔布自65万元起拍后,现场以及电话委托多位买家竞相出价,并且伴有买家主动报价跳叫,现场气氛热烈,当价格上升至250万元以后,两位志在必得的现场买家继续轮番竞价,现场气氛变得紧张而宁静,只有拍卖师的响亮报价声,又经过多轮交替竞争,成交价最终凝固在368万元,拍卖师落槌的一刹那,现场爆发一阵热烈的掌声,全场买家共同见证了此一新记录的诞生。

北京诚轩2012年秋季拍卖会各专场重要声明及勘误

  • 2012年11月25日

本场拍卖所有拍品的品相均以实物为准,拍卖图录仅作参考,各位买家应于竞投之前,对欲竞投之拍品的状态进行充分了解,并对自己的竞投行为负责。
瓷器工艺品专场重要声明及勘误

1.Lot 818 品相应为“请索阅品相报告”,估价应为:RMB 70,000-80,000。
2.Lot 845 出版:《鸿禧集珍——历代陶瓷鎏金佛造像特展 陶瓷图录》,高雄市立美术馆,1995年,页161,图70。
3.Lot 892 品相应为“请索阅品相报告”。
4.Lot 903 估价应为:RMB 60,000-70,000。
5.根据国家有关规定,本场图录中凡印有“*”的拍卖品,恕不办理出境手续。凡不属于复出境范围而允许出境的拍卖品,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出境手续时,需按拍卖品低估价的1.5%向有关部门缴纳出境鉴定费。

中国油画雕塑专场重要声明及勘误

1.Lot 654 的估价应为:RMB 320,000-400,000。

中国书画(一)专场重要声明及勘误

1.第019号拍品撤拍。
2.第115号拍估价应为:RMB 500,000-600,000。
3.第200号拍品形式应为“镜心”。

诚轩2012年秋书画、油画、瓷器拍卖圆满落幕

  • 2012年11月21日

北京诚轩2012年秋季拍卖会,中国书画、油画雕塑、瓷器工艺品部分已于10月30日在北京昆仑饭店圆满落幕,四个专场总成交额人民币一亿八千余万元,总成交率高达85%。

中国书画(一)、(二)五百余件拍品,成交率86%,成交额人民币一亿二千余万元。于非闇作于1936年的《群仙祝寿》,绘松柏、水仙、苍石、翠竹、绶带,布局热闹丰富,色彩鲜亮,洋溢祝贺寿辰的吉祥气息,是他“拟宋人笔”的新貌,为本场拍卖焦点,经过紧张而激烈的竞价,最终以逾估价三倍的460万元成交。张大千1980年的《碧云红妆》,绘赠京剧名角孙元坡伉俪,寓“相怜得莲,相偶得藕”美意,是他晚年荷花的精彩之作,倍受藏家关注,以419.75万元成交。同时,潘天寿《盘石图》成交于327.75万元,另一件《鱼鹰》经过多轮竞逐,以270.25万元被有识者“捕”入囊中。

溥心畬作品历来为诚轩拍场热点,竞价激烈。《罗汉图》用白描笔法绘山石松藤间罗汉七尊,风格雅致,布局紧密,终以178.25万元成交;《楷书四季联》为溥心畬南游时所作,笔意精到,清劲端雅,成交于132.25万元。其它十余幅溥心畬作品,亦多以高出估价数倍的金额成交,表现坚挺。

泉中珍品三孔币亮相诚轩2012年秋拍

  • 2012年10月19日

2012秋北京诚轩由海外征集一枚战国时期“下邲阳”背“十七•两”大型三孔币,文字清晰,边廓整齐,品相完美,通体老坑传世古色,为先秦货币中著名珍品。此币由清嘉道间金石学家张廷济、近代收藏家张叔驯递藏,拓本见载于几乎所有古钱币重要著作,极为珍稀。

有关三孔币最早的记载,见于清嘉庆二十四年(1819)初尚龄著《吉金所见录》。此枚“下邲阳”背“十七•两”三孔布首度著录,出现于张廷济《古泉拓本》,张氏手批“形质古朴,其字亦古雅可宝”。张廷济殁于道光二十八年(1848),据此可知此枚三孔币入藏清仪阁的时间下限。以后不知飘坠何方。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始见踪迹,按著名古币收藏家沈子槎批校张廷济《古泉拓本》, “此品余得自范福升,以让叔驯者”,可知当时由沈氏经手而入齐斋秘箧可以复按。张叔驯于三十年代后期移民,遂流传海外,辗转由现今收藏家族珍藏数十年。此币不仅以珍罕见重,亦为现今存世三孔布中最早载于著录者,传世几历二百年,授受源流端绪井然,其名贵可知。

三孔币的形制和圆首圆肩圆足布相似,但在首部及两足穿孔,故习称为三孔布,其铸造国别有赵国、秦国、中山国三说,铸行年代亦有公元前四世纪、三世纪的争议,分歧较大。自清中期始入谱录后,无论残、全均被视为泉中珍品,得以获藏者如清代张廷济、陈介祺、鲍康、刘鹗,民国时张叔驯、方药雨、陈仁涛等人,均为当时赫赫有名之收藏家,无不视若拱璧,惟藏品后来大多流散海外。目前所知收藏三孔布最富者为日本银行,国内除少数公立博物馆外,私人收藏寥寥无几。长期以来,鉴藏界多认为三孔布是“三晋布币中最稀少一种”、“实物多已湮没无闻,保存在私人手中或文物部门的也寥若晨星”。